凌凌漆文案-为你分享生活中的唯美文案

商鞅商君书经典名言十句-摘抄116句

商鞅商君书经典名言十句

1、《商君书》中认为人性本恶,必须承认人之恶性,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。《商君书》中主张重刑轻赏,他认为加重刑罚,减少奖赏,是君主爱护民众,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;增加奖赏,减轻刑罚,是君主不爱护民众,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。

2、)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,用法明也。——诸葛亮《论斩马谡》

3、咱们逐一解读:第一条,统一思想。即,让老百姓有一个统一的认识。

4、“民强国弱,民弱国强,治国之道,首在弱民。”有两种强民,身体强的人不服管教,思想强的人有组织能力。没有这两种强民,就没有反抗。消灭这两种强民,有两种方式,外部战争和内部斗争。

5、正文及解读

6、愚民就是实行文化专职,让百姓愚昧无知。成为没有思想,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,任由君主驱使。《垦令》中有是语,“使民无得擅徙,则诛愚。乱农农民无所于食,而必农。愚心、躁欲之民壹意,则农民必静。农静、诛愚,则草必垦矣。”这是一个版本,另一版本则为“使民无得擅徙,则诛愚乱农农民,无所于食,而必农。愚心、躁欲之民壹意,则农民必静。农静诛愚,则草必垦矣。”

7、)治国无法则乱,守法而弗变则悖,悖乱不可以持国。《吕氏春秋·慎大览·察今》

8、辩慧,乱之赞也;礼乐,淫佚之徵也;慈仁,过之母也;任誉,奸之鼠也。乱有赞则行,淫佚有徵则用,过有母则生,奸有鼠则不止。八者有群,民胜其政;国无八者,政胜其民。民胜其政,国弱;政胜其民,兵强。故国有八者,上无以使守战,必削至亡。国无八者,上有以使守战,必兴至王。

9、)石以砥焉,化钝为利;法以砥焉,化愚为智。——刘禹锡《砥石赋》

10、商鞅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尤其对秦朝的统一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他的法律过于严苛,加上他的政治手段较为强硬,导致百姓的不满和反抗。商鞅变法在秦国历史上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但也为秦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。

11、)喜不可从有罪,怒不可杀无辜。——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喜怒》

12、)以至详之法晓天下,使天下明知其所避。苏轼

13、悲夫!秦以商法而兴,复以其而亡,此间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且商鞅立法:舍人无验者坐之,弃灰於路者刑,步过六尺者罚。甚谓之无理也。而一日临渭决囚七百馀人,渭水尽赤。何其暴哉!况夫七百余间,非尽以命当罪者,如此轻动杀机,有伤天和。以此而论,商鞅乃重法而轻五常者,天下莫不悉之。

14、公孙鞅曰:为法令,置官吏,朴足以知法令之谓者,以为天下正。则奏天子,天子则各主法令之,皆降,受命,发官。

15、)言不中法者,不听也,行不中法者,不高也,事不中法者,不为也。——《商君书·君臣》

16、)守法为官,一生平安;守法做人,清白本分;守法处事,达理明志;守法致富,根基稳固。——田桑

17、)知为吏者奉法利民,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。(汉·刘安《说苑·政理》)

18、)私情行而公法毁。《管子·八观》

19、)有道之君,行法修制,先民服也。《管子·法法》

20、)罪疑惟轻,功疑惟重。与其杀不辜,宁失不经。——《尚书·大禹谟》

21、贫民:除了生活必须,剥夺余银余财(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);人穷志短。

22、疲民:为民寻事,疲于奔命,使民无瑕顾及他事。

23、例如:《商君书》中有“民弱国强,国强民弱。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。朴则强,淫则弱。弱则轨,淫则越志。弱则有用,越志则强。故曰:以强去强者,弱;以弱去强者,强。

24、)虽有巧目利手,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。故巧者能生规矩,不能废规矩

25、商鞅虽相秦而强,然其重法而轻五常,卒至秦二世而亡矣。何其不智哉!战国之时,秦孝公欲复穆公雄烈,乃求贤于天下,鞅因其赴之。然其欲就不世之功,独取法而摒人之五本,乃潜成灭国之患也。

26、商鞅要求,百姓在耕地时,眼睛不能乱看,耳朵不能乱听,嘴巴不能乱说。这不禁让人想起驴拉磨时,主人为了让驴专心拉磨,会把驴的眼睛蒙上。法家比驴的主人想得更加周全,不但要蒙上眼睛,还要塞上耳朵,堵住嘴巴。在法家心中,人不如驴。

27、)先王以明罚敕法。——《易传·象传·噬嗑》

28、古之以绳御极,而不以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相之,则其民必乱,其政必失。

29、)宥过无大,刑故无小。——《尚书·大禹谟》

30、——《孙子·军争》

商鞅商君书经典名言十句

31、)言出为箭,执法如山。——李绿园《歧路灯》

32、)刑过不避大臣,赏善不遗匹夫。——《韩非子·有度》

33、商鞅认为国家的强势和人民的强势是对立的。只有使人民顺从法律、朴实忠厚,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,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,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。但是,不要把“弱民”理解成“愚民”。

34、《商君书》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。

35、商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、改革家和军事家,他推崇法家思想,主张通过法治、强化中央集权、推行标准化和量化的管理方式来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。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认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应该坚定自己的意志,追求内心的完美,进而影响和改变外部世界。

36、)私情行而公法毁。——《管子·八观》

37、中国古代法治名言

38、古代法治名言

39、贫民就是让人民在贫困线上挣扎,使人民“家无积粟”。商鞅认为,“家有余食,则逸于岁”。《弱民》,“民贫则力富,力富则淫,淫则有虱。故民富而不用,则使民以食出,各必有力,则农不偷。农不偷,六虱无萌。故国富而贫治,重强。”

40、夫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五者,乃古之立国之本也。而尧、舜、禹、汤、文、武、成、康之世所以兴,乃谓不独及于法,亦修人之五常者也。而独向法制,摈人之五常,其国安可远矣!观夫秦始皇帝专任狱吏,以决世事,而狱吏者深为商法而染,无以仁德而计,故民怨而天下畔心萌。

41、)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。——李悝(kui)

42、)诛恶不避亲爱,举善不避仇仇。——《汉书》

43、)太平之世不立刑。——康有为

44、公问于公孙鞅曰:“法令以当时立之者,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,如一而无私,奈何”?

45、贫民:除了生活必须,剥夺余银余财(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);人穷志短。五者若不灵,杀之。

46、民胜法,国乱;法胜民,兵强。故曰:以良民治,必乱至削;以奸民治,必治至强。

47、)五权宪法。——孙中山

48、)阳为德,阴为刑,刑主杀而德主生。——董仲舒

49、)守一而制万物者,法也。——《羲冠子·度一》

50、)治大国而数变法,苦之。——《韩非子·解老》

51、疲民术。从体力上让民众疲于奔命,成为毫无反抗能力的一群疲民废物。

52、)有法而不循法,法虽善与无法等。——沈家本

53、白话解读:秦孝公问公孙鞅说:“今天制定的法令,明天清晨就想让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明确了解并奉行,法令上下一致而没有奸私,应怎么办?”

54、商鞅的商君书为统治者总结了驭民五法:

55、弱民:国强民弱,治国之道,务在弱民。

56、弱民术。从物质上削弱民众经济能力,让民众无力反抗,成为任政权任意宰割的弱民。

57、)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法不足以自行。——孟子

58、贫民术。从生活上剝夺民众的自我生存能力,从而有求于统治者,依赖于统治者。

59、)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。——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

60、)治国无其法则乱,守法而不变则衰。——《唐·欧阳询·艺文类聚》

商鞅商君书经典名言十句

61、《商君书》有曰:“民强国弱,民弱国强。治国之道,首在弱民。”又曰:“政做民之所恶,民弱;政做民之所乐,民强。”弱民的内容之一,是不让人民拥有兵器。秦统一天下后,收天下之兵于咸阳,铸十二金人。以弱天下之民。商鞅认为:“民强国弱,民弱国强。”要想国家富强,就必须削弱人民的力量,最大限度地削减人民的力量:“昔能制天下者,必先制其民者也;能胜强敌,必先制其民者也。”“故有国之道,务在弱民。”固而弱民的根本手段则是使民“朴”,也就是愚民。商鞅的看法就是要想战胜敌国,首先就要控制自己的人民,而要达到这个目的,就必须愚民,民“朴则弱,淫则强;弱则轨,淫则越志;弱则有用,越志则强。”只有使广大人民愚昧无知、朴实忠厚,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,而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听从统治阶级的任意摆布,这样国家就会容易治理,君主的地位也就会更加牢固。

62、)视时而立仪。《管子·国难》

63、)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。——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

64、《商君书》也称《商子》,现存26篇,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,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。

65、)有治人,无治法。——荀子

66、《商君书》论述了“强国弱民”。

67、)为法,必使之明白易知。——《商君书》

68、)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——《老子》

69、)事断于法。——邓析

70、古代法治名言警句

71、”能够战胜强敌、称霸天下的国家,必须控制本国的人民,使之成为“弱民”,而不是“淫民”。

72、)欲着其罪于后世,在乎不没其实。——欧阳修《魏梁解》

73、)天下从事者,不可以无法仪,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。《墨子·法仪》

74、)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。——王夫之(明末清初)

75、)圣人之为国也,观俗立法则治。——《商君书·算地》

76、愚民:统一思想。

77、故其疾如风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动如山。

78、壹民术。即只允许民众信仰、遵从一个思想:皇帝的思想,绝不准存疑、违抗。除这一思想外,任何思想都要制裁,绝无存留余地。在精神意识层面,剝夺了民众的思考权利、能力,让民众成为驯服的奴才。

79、《书》曰:恃力者亡,恃德者昌。谓之善矣。观夫五羖大夫相秦之时,三置晋国之君,一救荆国之祸。发教封内,而巴人致贡。益施德于诸侯,而八戎来服。且夫百里相秦之时,劳不坐乘,暑不张盖,行於国中,不从车乘,不操干戈,功名藏於府库,德行施於后世。故其命殒之时,秦国男女流涕,童子不歌谣,舂者不相杵。

80、)执法如山,守身如玉。——金缨《格言联壁·从政》

81、这段话看下来做何感想?这便是《商君书》“驭民五术”中的“弱民”。感想不强烈的话,来看看其他四术。壹民:统一思想,控制思想;贫民:剥夺一切财产,民就会只求不饿死,不会要求公平民主;疲民:郑国渠、长城、阿房宫、骊山皇陵等工程不断,忙得没有时间去想尊严公平;辱民:剥夺自尊,匍匐在地,不知反抗,永世为奴。加上前面的弱民,五者皆不灵,杀之。

82、)刑入于死者,乃罪大恶极。——欧阳修《纵恶论》

83、辱民:一是无自尊自信;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,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。

84、)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。——《韩非子·饰邪》

85、)有法度之制者,不可巧以作伪,有权衡之称者,不可欺以轻重,有寻丈之数者,不可差以长短。——《管子·明法》

86、关于商鞅,中国人最为熟知的事件就是“立木为信”,在教科书中也一直是以正面的改革家形象出现,那么真实的商鞅是怎样的呢?我们从他的《商君书》中可窥得一二。

87、《商君书》为统治者总结了驭民五术:

88、)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,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。——《管子·君臣上》

89、)用赏贵信,用刑贵正。——《鬼谷子·符言》

90、)王子犯法,与庶民同罪。——《野叟曝言》

商鞅商君书经典名言十句

91、解释最好最完整的是鲍鹏山教授,大家可以搜一搜他在上海书馆讲座。

92、)诛不避贵,赏不遗贱。举事不私,听狱不阿。——《晏子春秋·内篇》

93、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

94、辱民术。从人格上民众,让人人丧失人权和自信心,产生自卑、甘受奴辱心理。!

95、)政令必行,宪禁必从。曲木恶直绳,重罚恶明证。——王符《潜夫论·考绩》

96、《商鞅论》全文并没有被记录在历史文献中,因此我们无法给出《商鞅论》的全文。然而,有关商鞅的论述散见于古代哲学、政治文献中,下面是一些与商鞅相关的信息。

97、壹民:统一思想。

98、今夫秦法以兵功而加爵之上下,益乃亡国之兆也。何者?盖欲谋公侯之位,则必累万骨之阶以登高位。如此结怨于天下,其祚焉可远乎?俟其力竭之时,天下必众起而攻之。察夫陈胜吴广高举义旌,天下共应,岂非不然乎?是以秦以商法而强,复以其而亡也。

99、)有法而行私,谓之不法。——慎到

100、五者若不灵,杀之。

101、)诛禁不当,反受其央。——《马王堆汉墓帛书·国次》

102、)有事不避难,有罪不避刑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七》

103、或曰:商鞅徙木立信,岂非其诚信乎?以余观之,此乃鞅欺民之术也。盖新法始建,民以为疑,施之必先取信于民,而后方行之。鞅既以信取于天下,然其欲收河西之地,不以正而取,乃诈约公子昂以胁魏归其邑,此非其失信乎?故鞅亡走于魏而不入,谓之自取其祸也。

104、)唯奉三尺之律,以绳四海之人。——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》

105、是以何哉?盖其不惟恃强,亦藉五常者也。故深为天下所宗。而商鞅相秦,蚕食天下,虽天下为其所服,其实乃慑于其暴,而非其本也。

106、)以道为常,以法为本。——《韩非子·饰邪》

107、)宪律制度必法道。——《管子·伍法》

108、)圣人之立法,本以公天下。——陈亮

109、夫独钟于法,而忽儒之五本者,虽国力日强,然其天下之基已失。故以力并天下而不施五常者,卒为天下所共诛。

110、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,则军士惑矣。

111、睡虎地出土的秦简规定,老百姓家养的牛瘦了几斤,就要受刑。商鞅为何视人不如畜生,让人民没有一丝尊严呢?《商君书》如是回答:“民辱则尊官。”《弱民》说:“民,辱则贵爵,弱则尊官,贫则重赏。以刑治民,则乐用;以赏战民,则轻死。故战事兵用曰强。民有私荣,则贱列卑官;富则轻赏。治民羞辱以刑,战则战。民畏死、事乱而战,故兵农怠而国弱。”

112、)治国者,必以奉法为重。《三国演义》

113、)制治于未乱,保邦于未危。——《尚书》

114、)一民之轨,莫如法。——《韩非子·有度》

115、用善,亲其亲;任奸,亲其制。合而复者,善也;别而规者,奸也。章善,则过匿;任奸,则罪诛。过匿,胜法;罪诛,则法胜民。

116、兵非益多也,惟无武进。足以并力、料敌、取人而已。

上一篇上一篇:海明威经典语录集大全

下一篇下一篇:没有了